公司利用自己的股权做质押融资是一种常见的补充流动性的办法,但是质押也是有不同途径的。目前常见的质押有两种,一种是中登质押,一种是审计式质押。审计式质押作为后起之秀,理念新颖,力促稳健,很快受到市场的认可,这其中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质押价更划算
审计式质押目前主要是基于新三板展开业务,相对于其他板块,审计式质押的质押价参考标准对投资者更有吸引力。以主板为例,同样也有股权质押,但是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想分它的蛋糕并不容易。主板是用股价做质押价的参考标准,因为股价的多变,即使是打折扣也不一定能顶得住股价的剧烈变动。而新三板用的是净资产做质押价的参考标准,相对来说更实在一些,尤其对于投资者,更有保障,投资更稳健,极大地提升了投资者的信心。
股权完全交易
中登质押主要是出质方和质权方一同约定,将股权锁定,登记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中,简单说就是,质押的那部分股权是被第三方锁定的。而审计式质押理财是通过过户交易,直接将质押的股权转移到质权方名下。如此一来,投资人的权益就最大限度得到保障,若到期无法还本付息,可以将已经交易过户的质押股票进行二次抵押。相比较中登质押,形式更灵活,权责更明确,更大限度保障投资人的利益,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三板公司进行资产盘活。
合理避税
正是因为审计式质押理财中,股权通过交易的方式转移,投资人和融资公司不必在中登进行各种手续的办理,可以省下常规的交易手续费,也避免了个人投资者的个人所得税。
增长空间大
投资要的是稳定的增长空间。而目前既要稳健又要有足够增长空间的市场也只有新三板可以了。主板的公司虽说体量大,比较稳定。但它的收益率太低,跑不赢CPI、PPI是常有的事。因此无论是股市投资还是风险投资,大部分人还是更愿意选择在体量较小、增长旺盛、行业前景好的新三板市场寻找机会。
投资门槛低
体量庞大的主板公司,股权认购至少要在500万以上,这个门槛对于相当一些投资人来说不甚友好。而在新三板平台上展开的审计式质押理财的门槛是100万,为一般的中小投资者提供了很多机会。
政策支持度高
2018年后半年以来国家政策多次提及新三板,要推进新三板发行与交易制度改革,提升对挂牌企业的融资服务功能。因此无论是政策定位,还是新三板自身的发展,目前都是投资者一个不错的平台,毕竟背靠国家平台好乘凉。
历史最佳时期
眼下,新三板正式迎来历史性窗口期,从新三板2013年年底设立到现在,3+2年的周期,刚好是在包括今年在内的一两年内,一大批基金正在寻求机会退出,而且资金规模庞大。可以说新三板股权质押市场正迎来历史性窗口期。虽然过去人们对新三板有着“流动性差”的印象,但是依照2018年后半年以来的政策关注,我想大家也应当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
所以经过2018年的风险教育,很多公司和投资者都在逐渐看清现实,在审计式质押和中登质押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