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2018年的P2P暴雷将本就不高的市场信任又拉低了一个档次。这对于很多还不怎么懂投资的投资人来说,无疑是为资产保值加大了难度。对于急需资金的企业来说,一样也是负面影响。
那么市场陷入信任危机了吗?过去投资人的投资是信任度高而现在更低吗?未来又会是怎么样的情景?
想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联系实际的投资操作来看。过去投资人想要投一个项目通常会怎么做呢?自己凭借个人化的经验或者找行业意见领袖共同探讨,行业分析报告或者企业财务报表也是会研究一下的。或者干脆市场上什么火就跟风投些什么,当然他们一边跟风一边还会提醒自己“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而市场上针对于投资的服务也是不少的,教人选股的,帮人做行业分析的,还有做各种信息咨询的。各种真假的虚妄的炒作的信息也是太过嘈杂,有些理念性的东西似乎又太不具有实操性。
其实,逐利是人的本性,市场的信用度从来不会随意提高或者降低。唯一的问题在于,是否形成一种规范。过去也包括现在,这二三十年的资本市场其实都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规范问题其实一直是一种正在进行时的过程。
显然直面现实是当下每个投资人必须做的事情。现实就是,市场混乱,危险丛生,但是无论概念被玩的多花,模式被吹得多牛,投资融资说白了,就是借钱这么一回事。大家都给别人借过钱,也都向别人借过钱。所以如果我们用这么一种朴素的思维来看待投融资事情就简单了。
首先,很显然当下的情况是一张“借条”已经不管用了。必须要有质押物,投资人才敢出资。熟人之间尚需质押担保,更何况是数目巨大的项目投资。
其次,质押的东西如何计算价值。这个问题企业和投资人当然都说了不算,必须介入专业的审计来核定价值。而且这个核定价值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帮助投资者评定项目好坏的过程,非专业不能用。
以上两点就点出了审计式质押理财的两个重点。不过针对当下的市场情况,这种理财方式是基于股权市场的,也就是,质押物是企业的股权。不过一定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股权质押并非是中登质押,而是融资企业将自己的股票以净资产的一定比例为交易价,用过户的方式交易给投资人,以获得融资,到期之后融资企业通过回购股权还本付息。如果不能按照约定的计划兑现,投资人可以转债为股,成为公司股东,或者将股权进行二次质押。
这个周期短,而且处理方式灵活,预期可以极大地活跃整个资本市场。因为以股权为质押物,给投资者极大的信心,又因为有审计法务等一系列的规范操作,不仅使企业经营进入到合法合规的良性轨道,而且更对整个行业和资本市场也有规范作用。
审计式质押理财真正能培养投资人的团队作战意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投资理论可以简单朴素,但具体操作一定是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财产负责,更是促使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另外效率就是金钱,团队作战更能把握时机,赢得财富先机。所以说,审计式质押理财必将颠覆投融资市场,理念已经入火种般传播开去,省下的就是有人把握好,踏踏实实做事了。